免费一级a毛片夜夜看-免费亚洲网站-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亚洲视频-免费成人福利视频-免费成人av电影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有關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關于公布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有關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 的通知
站點搜索
青年人才托舉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總結報告


發布時間:2024-05-06 09:06:00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現將“2019-2021年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相關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介紹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成立于1961年2月28 日,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測量技術聯合會(IMEKO)。接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業務領導,是中國科協的團體會員單位。目前第八屆理事會共有理事150人,下設49家分支機構。學會擁有以全國科研院所、計量測試單位、大專院校及企事業單位為主體的團體會員單位近500個,個人會員總數約8500人,具有高級以上技術職稱人員占到90%。

       學會主要開展計量測試相關國內外學術交流、課題研討等;組織科技成果鑒定、科技人才評價、專業技術培訓;舉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組織計量測試科學普及活動;開展測量管理體系認證;接受主管部門委托,承擔計量專業技術相關工作。

     (二)被托舉人情況

       孫傳智,男,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精密測量及智能裝配領域,他在航空發動機精密測量領域深耕細作,致力于解決我國高端航空發動機精密測量及裝配技術所面臨的挑戰。

       龔曉云,男, 博士,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前沿計量科學中心細胞計量研究室副主任。主要從事人工細胞制備、質譜分析技術研發與單細胞分析應用。先后提出多種新型質譜離子化技術,解決不同類型生物分子的高效離子化、高靈敏測量難題,并成功應用于單細胞分析。

       李紅,女,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航空航天重大需求的結構健康監測與載荷分析、大容量光纖感知網絡與光纖微結構多參數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開展深入性探索和創新實踐研究。

       吳丹,女,博士,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與能源資源研究所。主要從事顆粒物氣溶膠研究。針對環境顆粒物監測儀器及相關關鍵器件開展計量溯源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的研究成果,發表研究論文23篇,其中一作SCI論文2篇,國內核心期刊5篇,申請專利4項,參與編制多項國家或地方的技術規范,并通過高級工程師和國家一級注冊計量師的評定,逐漸成長為科研能力突出、專業技術過硬的復合型人才。

     (三)項目實施情況

       1.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學會高度重視青年托舉工作,成立了以理事長為組長的領導工作組,全面負責青年人才托舉工作。

       2.進一步規范托舉工作流程。針對托舉每個流程,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依據規范扎實推進。

       3.公正舉薦遴選。學會面向全社會廣泛征集青年人才,共計44人報名參加。經初篩,有40位候選人進入專家評審現場答辯。由14位計量領域專家組成的答辯小組,經嚴格評選,最終評出4位候選人為學會推薦“第五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托舉人選,經公示無異議。

       4.精心培養。針對每位青托人才,分別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托舉實施方案。建立了由12位權威專家組成的托舉導師團隊,指導青年人才開展科研攻關,嚴把每個階段進展情況,幫助其提高專業能力和水平。

        二、項目完成情況

     (一)建立權威托舉導師團隊

       1.孫傳智導師團隊:哈爾濱工業大學譚久彬院士、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高鴿高工、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吳法勇副總設計師;

       2.龔曉云導師團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方向院長、戴新華副院長、清華大學張新榮教授;

       3.李紅導師團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閆楚良院士、長春理工大學姜會林院長、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祝連慶教授;

       4.吳丹導師團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邵明武研究員、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姚和軍院長、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黃玉虎所長。

     (二)積極組織托舉人參加學術交流

       針對青托人才專業發展方向,引導托舉人才關注國內外最新科研趨勢,鼓勵他們自主開展科研設計、開發和研究。邀請青托人才參加“海峽兩岸計量測試學術研討會”、“國際高端測量儀器高層論壇暨第11屆精密工程測量與儀器國際會議”等,并做主題研究報告。“5·20世界計量日”系列活動中,由青年托舉人才組織院士對話會,就科研方向、科研精神與院士直接面對面對話,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三)搭建國際交流平臺

       積極推薦青托人才到IMEKO 相關技術委員會;鼓勵青托人才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

     (四)加強宣傳提升項目影響力

       在學會官網設立“青年人才托舉”專欄,全面宣傳青年托舉工作;通過學會微信公眾號等宣傳青年人才科研成果、成長故事等。

        三、項目主要績效

     (一)進一步完善了托舉平臺建設、促進托舉機制創新

       1.通過此次托舉工作,學會主要完善了兩個平臺。一是導師托舉平臺。通過導師團隊,為托舉人才搭建高層次人才交流平臺和渠道,讓他們以更高的視野、更高的機會去認識專業自身能力和水平,更高地確定努力方向,更好的開展前沿計量測試技術研究。二是國際交流平臺。讓青年托舉人才參加了第12屆中日韓計量學術研討會、國際測量聯合會大會等,接觸最前沿技術發展,全方位增強學術水平。

       2.進一步健全了項目管理機制。按照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有關規定,結合實際,重新修訂《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工作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托舉人才程序、條件要求以及經費使用有關規定,做到項目實施更加有規可依。

       3.以托舉人才為主,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為促進托舉人才成立,以托舉人才為骨干,成立“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實現青年人才的自我管理和自身建設,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青年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培養和鍛煉。

     (二)青年人才選拔、培養、評價等創新實踐及成效

       1.為防止人才選拔不規范,出現不公平現象,學會重點抓三個環節工作:一是征選候選人要廣泛;二是答辯實行專家臨時挑選制,且每年不重復;三是答辯人與候選人不見面。

       2.為防止青年人才培養流于形式,學會重點抓三個表現:一是托舉人才在本單位的表現;二是托舉人才在學會搭建平臺上的表現;三是托舉人才在科研成果或取得成績方面的表現。

       3.在托舉成果評價方面重點抓三個結合:一是成果評價與預期目標相結合;二是階段評價與領域發展趨勢相結合,以及時調研發展方向;三是托舉人才的成果評價與導師托舉成效相結合。

     (三)被托舉人的成長情況

       孫傳智:在托舉期間,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的研究,累計承擔經費超過2000萬。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等國內外頂尖期刊,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了18篇論文,包括8篇中科院TOP期刊。取得了多項發明專利的授權,并參與制定了航空發動機堆疊測量儀校準規范。

       龔曉云:托舉期間,在ACS Energy Lett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研究論文20余篇,有5篇被期刊選為封面;以第一發明人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項。科研項目獲2020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第三;入選首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科技創新人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先后承擔國家自然青年基金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總局科技計劃項目1項。聯合培養博士后3名,培養碩士、博士生多名。

       李紅:托舉期間,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北京市自然基金1項,航天一院、五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委托課題5項,在團隊多個項目中作為骨干成員開展相關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申請發明專利3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獲得2項學會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成果技術發明一等獎。

       吳丹:托舉期間,獲得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計量師職稱;主持或參與國家級項目1項,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項目2項,北京市科委項目1項,北京計量院自主課題2項。青托期間發表論文25篇,其中一作SCI論文2篇,計量領域中文核心5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參與制定標準7項,已發布2項;參與計量比對1次,國內外會議2次。

     (四)主要經驗做法、工作亮點

       1.高質量、高水平的托舉平臺是青年托舉的有力支撐。項目實施以來,學會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組建青年工作委員會,參加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組織青年學術沙龍等,支持被托舉人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為行業青年人才展示、交流、成長提供了平臺。

       2.所在單位的全力配合,是做好青年托舉工作的有力保障。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離不開被托舉人所在單位的支持與幫助,各相關單位加強對托舉人才培養,積極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提供良好的設備、團隊等環境,有力促進了托舉人才快速更好地成長。

     (五)社會反響

       1.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愛文:“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為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幫助,使他們得以在創造力黃金時期獲得努力成長的機會,成為品德優秀、專業能力突出、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綜合素質全面、擁有國際視野的學術技術領軍人才。4位青托人才托舉期間,展現出在科研工作中敢于創新、勇于學習、愿意承擔重大科研項目或學術活動的品質。他們不僅擅長基礎研究,而且甘于寂寞、默默奉獻,彰顯了良好的科研素質和高尚的道德品質。

       2.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戴新華(導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把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為青年骨干人才的挖掘、培養、交流和成長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充分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支撐作用,促進了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在各自的計量研究領域做出了出色的研究工作,為我國計量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天津大學曲興華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在青年人才培養模式上突破創新,充分發揮青年托舉項目平臺優勢,營造學術交流環境,激發青年學者創新活力,為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后備力量添磚加瓦。被托舉人李紅副教授在平臺支持下迅速成長,努力拼搏,在飛機載荷監測、空間站科學工程應用等多項重大裝備項目擔任技術攻關負責人,發明了光纖光柵光譜自適應識別與多模塊協作方法,建立了應用于結構載荷測試的大容量光纖傳感網絡技術,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航天應用縱向項目等5項,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3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測試計量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儀器表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在學術、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表現突出。希望她能在今后的研究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4.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祝連慶教授(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通過“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為青年科技工作者潛心研究、深入探索搭建了很好的平臺。李紅在青年托舉項目期間,在中國科協和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的支持下,不斷提升自己,拓展了學術視野,明確科研方向,瞄準國家航空航天重大需求開展光纖傳感技術研究,提出的光纖光柵混疊光譜自適應識別、傳感組網多目標優化方法為飛機關鍵結構健康評估、空間站多參數環境測量、衛星在軌狀態監測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手段,取得了優異成績,同時團隊協作能力非常突出,深入參與學校學科建設、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申報、團隊基地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期待她未來取得更大進步。

       5.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黃玉虎研究員(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提供的托舉平臺為青年科技工作者創造了一個適宜發展的空間,對青年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吳丹博士作為初入職場的新計量人,“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給她的科研生涯打了一針強心劑,在學術上明確新的方向,勇往直前,不畏艱難,前有托舉導師的引導,后有中國科協的支持,發展潛力大,為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長和脫穎而出提供了契機。

       6.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姚和軍院長(導師):中國科協青年托舉工程給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向上學習與交流的平臺;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作為橋梁和紐帶,為青年工作者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提供解決的思路與方案,極大的支撐了科協托舉項目的順利開展。被托舉人吳丹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能夠快速適應新環境和新任務,并且充分利用了科協的平臺,在學會的支持下,瞄準社會重大需求開展研究與實踐,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7.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邵明武副研究院(導師):吳丹博士依托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研制了靜態箱法切割器評價裝置,完善了環境顆粒物切割器評價方法,建立了PM2.5/PM10/PM1切割器檢測能力;提出了顆粒物采樣器物理效率和生物效率評價方法;以及生物氣溶膠監測儀的粒子計數、熒光計數及生物計數的校準方法。對提高我國顆粒物切割器、采樣器、生物氣溶膠監測儀等產品質量及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有重要意義,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感謝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給吳丹博士創造的良好學術平臺和自由交流的氛圍,使其能夠快速的成長。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建議適當擴大青年托舉人才的人數。青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年托舉工作意義重大,但受人數限制,還有很多青年得不到關心和資助。建議適當擴大規模。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進一步健全完善項目管理辦法等制度規范。學會在制度建設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學會將繼續完善實施細則、工作方案等,提升托舉成效。

     (二)加強與被托舉人溝通。計劃舉辦所有托舉人才交流會,即交流托舉經驗,又交流學術成果,相互引導,相互幫助;繼續關注以往托舉人才發展,關注他們的需求、科研成果,繼續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提供持續性托舉服務。




?

友情鏈接

? 2015-2023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版權所有 ICP證:京ICP備14006989號-1
最佳瀏覽分辨率1280*800或1440*900為了本系統能更好的為您服務請使用IE8.0或以上版本瀏覽器